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一轮资产重组 (第2/4页)
很严重的思想问题。不但干部们有,职工们也有,如果再不敲醒他们,那造船厂真的无药可救了。 “为什么不能比?” 田文建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说道:“远的不说,就说邻省的西橙集团。70年代初,就是我们已能建造6000吨货轮的时候,人家还在修造小木船。80年代开始造钢驳船,直到90年代,才开始造小型机动船。 同志们,说句不谦虚的话,他们两年前的修造水平,也就相当于咱们60年代处的水平。可就在这短短的两年里,人家开创了地方船厂造万吨巨轮的先河,一下子把我们这些老大哥拉得远远的,迅速在造船行业崛起了。 而我们呢?吨位越造越小,从6000吨降到1000吨,再从1000吨降到200百吨,跟那些家庭作坊没什么区别!” 看着众人面面相窥,瞪目结舌的样子,田文建跳下卷扬机,走到人群中间,指着刚清理出一半的船坞,继续说道:“总以为造大船都要有船台、船坞、塔吊、龙门。可据我所知,在金融危机以前,大船订单满天飞的时候,韩国人搞出了新花样,平地起船不用船台,节省时间来钱还快,不过对技术要求也很高。 说技术,我们的确没法跟人比,但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韩国。东浙沿海那些雨后春笋般的民营造船厂,人家早就开始用平地起船法了。对他们来说,有个水泥船台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则直接在沙滩上起千吨级以上的船。” 众人一片哗然,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于什么都有的国有企业职工来说,平地上起船就像造航空母舰那么地不可思议。 “田……田……田,田***,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看着刘工那副匪夷所思的样子,田文建冷笑着说道:“是不是以为人家只能造小型机械,出口一些鞋子和玩具?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都是老黄历了!说句不夸张的话,那些沙滩船厂的老板,不造艘万吨轮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韩国人还要搞分段再下水对接,他们直接整体出船,不用船台不用对接,连龙门吊和塔吊都省了,需要时直接租用汽车吊,照样能造万吨轮。低技术含量的散货船不在话下,甚至就这么建造高附加值的液化气船。” 吴总工程师懵了,愣了好一会,才支支吾吾地问道:“这……这……这安全和质量上有保证吗?” “安不安全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他们一条船的造价就近亿,而且还出口。也没你们所需要的什么abs、bv、cv等船级社认证。”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不无嘲讽地继续说道:“他们甚至都没有设计部门,所有的设计由设计公司或关系船厂担任。另外探伤、检测也一样,都是从外面请人租设备。除了几台焊机和切割机外,他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人家能造万吨巨轮。自己什么都有,却从未造过一艘万吨级的海轮!甚至连高吨位的滚装船都没造过,更别提什么耙吸式工程挖泥船、自航半潜船、海洋科考船等特种船、高附加值船了。 “只要有订单,我们也能造!”一个三十多岁的职工喊了一句,看他那副厚厚的眼镜,就知道是一个技术人员。 陶工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指着4号船台,咬牙切齿地说道:“模块建造、分段检验、平地对接、场地合拢、船台舾装、气囊下水,我们也行!” 这个头一开,众人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有的说改装船台,有的说扩建船坞,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 吴华彬沉思了片刻,突然走到田文建身边,紧抓着他胳膊,信誓旦旦地说道:“咱们的船坞稍改装一下,就可以建造15000吨和12000吨箱船。田***,只要你能接到订单,那我们就能给您把船造出来!” 接订单哪有这么容易啊? 现在的造船业是饿得饿死,撑得撑死!龙江造船厂接单比登天还难,而那些效益好的造船厂,持有的订单都快排到3年后去了。 田文建暗叹了一口气,环视着众人,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之所以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那龙江造船厂就有希望。船坞、船台、舾装码头咱们有,岸外50米水深18-20米,建造20万吨以下货轮的自然条件,咱们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