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往事(上) (第1/2页)
“小人的确不姓曾,也不是鄂州人士,小人姓董,祖籍在太行山脚下的永安镇。” 曾小乙既然愿意招供,范曾让小六子招呼守在外面的狱卒将他解下来,顺便还送来一些热乎的吃食。 曾小乙在牢中这几日,吃的是皮鞭,喝的是西北风,早就饥肠辘辘,见到吃的立刻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好一阵狼吞虎咽,待将腹中的饥火压住,这才将自家的来历和盘托出。 董家世代居住在永安镇,是太行山一带的猎户,凭借艺高人胆大,曾小乙,现在应该称呼董小乙的父亲董荣经常深入太行腹地捕猎,每每收获颇丰,因此日子倒也颇为滋润。 靖康二年,董荣二十八岁,已经有了一子一女,长子董从甲,六岁;次女董月娥,四岁。妻,梁小玉,是当地豪族梁氏一个远房偏支的独生女儿。 金军攻占了汴京城后,整个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董荣不愿卷入纷争,带领妻儿躲进了太行山,原本想着过得一年半载,等大宋禁军收复失地,天下太平了继续出来过安生日子。 董荣想得太天真了,战争阴云笼罩之下哪里有什么世外乐土?太行山一带抱着与董荣一般想法的人家不在少数,纷纷拖家带口地进入太行山躲兵灾,原本寂静的山林竟热闹得如同集镇。 有人就有纷争。山林中缺衣少食,随着时日的推移,这种矛盾越发突出,董荣几乎每日都要为保护住所和食物与人争斗。除此而外,山下群雄并起,经常有人进山招募士兵,一些吃了败仗的溃兵也时常前来sao扰,董荣的儿女年纪幼小,梁小玉又是一个娇怯怯的小娘子。还好董荣的老爹也是猎户出身,两父子互相支应,勉强度日。 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恰好梁小玉的族叔,也是梁氏现今的当家人梁兴拉起了一支队伍抗击金人,董荣与父亲商议之后索性下山投了梁兴的义军。当时中原大地像这样的队伍很多,他们都是民间自发的反抗组织。 绍兴元年,岳飞命人与各地的抗金队伍取得联系,准备联合抗金,这些队伍也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忠义保社”,其后,岳飞将“忠义保社”整编为“岳家军忠义军”。梁兴则是太行山忠义保社首领,兼岳家军忠义军马统领。董荣靠着武艺高强,敢打敢拼很快升任梁兴的副手。 “那时候各地的忠义军除了在岳元帅北伐时听从调遣配合岳帅的军事行动,平日里更重要的是负责收集和打探情报,为岳帅制订军事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打探情报需要乔装进入集镇,又要在山林中行走如飞,我父亲很快被选中做了太行山忠义军的谍报处处长。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的哥哥和jiejie也成了他的帮手。” “董荣?董从甲?董月娥?”范曾沉思道,“绍兴二年,朝廷征召江湖人士充任谍子,各边军的军情碟子名录在密谍司都有存档,为何老夫没有见到他们三人的名字?” “这是我父亲要求的。他曾经对我讲过,负责收集情报只是时势所逼,父亲秉性还是喜欢山林和自由自在,在我很小的时候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他带我去太行山中打猎,摘山果和菌子。可惜宋、金虽然不打仗了,太行山我们也回不去了。” 范曾没有理会董小乙言语中的缅怀之意,追问道:“你们又是如何来到临安城的?你的哥哥和jiejie究竟去了哪里?” “我们为何会来临安,这得从岳帅的最后一次北伐说起——” 绍兴四年至绍兴十年,六年间岳飞曾组织并发起了四次北伐行动,意图收复故土。 绍兴十年五月,完颜宗弼,又名完颜兀术,撕毁和议,分四路南下,完颜宗弼亲率主力大军攻打开封,元帅右监军完颜撒离喝攻陕西,金国河南知府李成攻西京河南府,聂黎孛攻大宋的京东路。 面对金军的来势汹汹,岳飞打算趁此机会消灭金军主力,直捣黄龙,收复河山。 此时的岳飞已是武胜、定国军两镇节度使,晋少保衔,人称“岳少保”,麾下兵力占据了大宋总兵力的七分之四。他首先取得了大宋皇帝赵构的支持,同意他北伐,一举建功。 有了皇帝和朝廷的支持,岳飞当即与几大帅臣制订作战方略,准备分头迎击金军。 金人既然分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