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雪山一夜 (第1/6页)
雪山一夜
以前写的,随便看看吧 * 天逐渐昏暗,继续深入行走了一会,他停下来。 我回头看,来时的所有村落都看不到了。这里已经没有任何裸露地表,全是雪冠地带,覆盖着深厚的积雪。 我无法判断这次路线,与几年前进山的路线是否一致,无垠的一片白茫茫,到了晚上,就失去所有方向感。 但这一次,没有几年前这么冷,也许是心境变化,主动追寻什么,和被动去做一件事,两者感受截然不同。 心中积蓄很深的好奇,像脚踩进雪里,那种费劲、湿冷的艰涩感。 我不仅对他好奇,对自己更为好奇,不知能否求得答案,但想从这个人身上得到答案,这可能吗? 他在一块较为干燥的地方生起火,坐下来,我把背包放下,坐在对面。 火堆前,彼此都不说话,他沉默看着我,我也看着他,长久,缄默地注视对方。 他眼中火光跳跃。 这是一种很罕见,很稀有的场面。 我和他认识以来,我们几乎很少有正面交流,交流罕见,对话罕见,单独相处更难得。 他的沉默是他的性格使然,带着一种极为特殊且莫测的行事风格,就像一枚磁石。 受他吸引是一瞬间的事,而要解决、满足这份好奇,过程则充满艰辛。 若想和他相处,光靠耐心,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对他而言又没什么意义,和这样的人相处,需要诀窍。 而我没有那样刨根究底的决心。 那么我了解他么?他需要被人理解吗? 扪心自问,我打算做什么,又打算说什么。 茫然。 只感到茫然。 我想起他望向雪山时,肃穆,庄重的眼神,就像在望一场白茫茫的人生,一段失去意义的使命。 想起几年前在戈壁的夜晚,他说做出行动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意义本身。 胸口难免胀痛了一下,这是种含义很丰富的疼痛。 我尝试过理解他,但是,假设不能设身处地去经历一场他人的人生,很难对其感同身受。 浮于表面的理解,非常肤浅。 而他,面对他,他不可能向我敞开自己。 我不知如何开口。 只能无言注视他。 吴邪是怎样理解他? ……我又感到头痛。 其实对于吴邪,在许多时候,我也总是一知半解。我能理解他的压抑,和偶尔的热烈,但同样无法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尽管多数时间,他将痛苦完全内敛。 和眼前这个人一样。但他们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 他一直看着我,这情况实在有些诡异,他的目光与其说是“空无一物”,不如说琢磨不透——因为太浅,又太深刻。 此前他很少这样看我,我有点紧张,开始判断,他目光的焦点是不是我。 雪山的夜晚,气温降至零下,我不由自主靠近火堆,呼吸时又冷又热。一路进山,体力流失迅速,我锤打几下肩膀,冷硬到像生锈。 他的确是在看我,我问他,“你今晚就要走吗?” 他没有反应。过了会,才很轻摇头。 “你要去哪?” 他不答。 意料之中。 我意识到不能这么问。 “你会让我跟着你吗?”我换了种说法。 无法通过他的目光理解他的回答。他伸向大衣口袋,掏出烟盒,敲了敲,借着火堆点燃,竟然抽起烟来。 记忆里,他抽烟的次数寥寥无几。 我发着愣,他说,“你该回去了。” “我还不想走。” “明天我会把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之后,你就不会再见到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